唐语·科技砖雕品牌

唐语砖雕丨细数中式建筑中你叫不上名字的精美绝伦的部件

细数中式建筑中你叫不上名字的精美绝伦的部件


中式建筑中细节之美无处不在,今天我带你细数那些中式建筑中你叫不上名字又觉得很美的地方。图文较长,但满满的都是干货。


鍥剧墖1.png


鍥剧墖2.png



墀头,山墙伸出至檐柱之外的部分,突出在两边山墙边檐,用以支撑前后出檐,俗称“腿子”,或“马头”,多由叠涩出挑后加以打磨装饰而成,所以成对使用。




门簪,门簪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大门构件,安在街门的中槛之上,有用两个或四个的,门簪有不做雕刻的,也有做雕刻的。做雕刻的门簪其雕刻部位主要在簪头的正面,题材有代表春夏秋冬的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象征一年四季富庶吉祥;或是雕“团寿”,“福”,“吉祥”等字,然后贴在门簪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


鍥剧墖7.png

斗拱,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雀替,雀替是中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挂落下,或为纯装饰性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

 


柱础, 古代中国人民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瓦当滴水,中国传统建筑中屋顶的瓦有仰铺和俯铺所以最前面的瓦也有两种一种圆形或半圆形,瓦面弧形朝下另一种三角形或如意形瓦面弧形朝上前者才是瓦当,后者叫“滴水”瓦当和滴水一个防止雨水倒灌一个引导雨水下流都是为了保护屋檐,不让椽子烂掉




吻兽,殿宇屋顶的吻兽,是一种装饰性建筑构件,官式建筑殿宇屋顶上的正脊和垂脊上,各有不同形状和名称的吻兽,以其形状之大小和数目之多少,代表殿宇等级之高低。




山墙,是指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叫横墙,建筑物两端的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中国传统硬山式住宅的主梁搭在山墙上的,所以山墙常是承重墙

 



博风板、垂鱼。博风板又称搏缝板、封山板,宋朝时称搏风板,常用于古代歇山顶和悬山顶建筑。这些建筑的屋顶两端伸出山墙之外,为了防风雪,用木条钉在檩条顶端,也起到遮挡桁(檩)头的作用,在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中,搏风板比较宽大,而且有美观装饰作用。垂鱼又名鱼,属于中国传统营造建筑构件位于悬山或者歇山建筑两端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悬鱼是一种建筑装饰,大多用木板雕刻而成,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  


 

槅扇、漏窗。槅扇又称格门、格扇,根据开间大小,每间可做四扇,由立向的边挺和横向的抹头组成木构框架。抹头又将槅扇分成槅心、绦环板和裙板三部分。槅心是主要部分,占整个槅扇高度的五分之三,由棂条拼成各种图案。漏窗,俗称漏花窗(即有部分空透的墙窗)、花窗,是窗洞内有漏空图案的窗,主要起通风采光的作用,是中国园墙上的一种装饰,可以免除小空间的闭塞感,增加空间层次,做到小中见大。江南宅园中应用很多,北方较少。




 

垂花,又称垂桶、悬钟,施用于传统建筑中不落地的檐柱之柱头。虽受柱头形状和面积的局限,垂花的雕饰题材和形状相对单一,但其与上部的枋头雕饰、两侧的雀替以及后排梁枋之下的丁栱雕饰相配合,亦可取得美轮美奂的装饰效果。

 

鍥剧墖28.png

鍥剧墖26.png


额枋、挂落。额枋也叫檐坊,宋代之前称为“阑额”。宋代之后额枋在转角处出头,明清做法是将出头额枋雕刻并彩绘,称为霸王拳。额枋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檐柱与檐柱之间的联系构件。额枋的主要作用是承托上部头拱。额枋由于处于建筑物的显要部位,是视觉感受到的重要对象,因此,一般都把它作为装饰的突出部件,常常用施彩雕塑进行装饰。挂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额枋下的一种构件,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也可由细小的木条搭接而成,用作装饰或同时划分室内空间。挂落在建筑中常为装饰的重点,常做透雕彩绘


鍥剧墖27.png

 

中式建筑之美在于细节,微小之处在匠人的精雕细琢之下也熠熠生辉,一砖一瓦间无不显现着古代匠人的智慧,面对当代建筑崇洋媚外的风气,优秀的设计师们更应该从这些优秀的传统中式建筑汲取营养,探索出传统中式与现代建筑的结合之路,设计建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当代建筑。



上一篇:唐语砖雕丨武大——中西合璧典范之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