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古镇寓教于美的砖雕
古人善于运用“寓教于美”的形式赋予雕刻艺术作品以惩恶扬善的社会公用,和平古镇这样题材的砖雕非常广泛,揭示了古代审美伦理的本质,把审美的情感体验与道德伦理融合在一起。
和平古镇民居建筑砖雕是儒学思想的产物。屋主通过砖雕艺术表现形式标榜处世准则,同时借助其深刻寓意来规范后辈的行为意识。李氏大夫第八字形门楼上,有四副“刀马人”砖雕作品,作品以《三国演义》里的“斩颜良”、“华容道”“长坂坡”、“博望坡”故事情节为题材,采用了多种雕刻手法把人物表情、衣饰胄甲、山石树木清晰地刻绘出来,画面注重人物之间的呼应关系和人物与景物的相互衬托,从而形成了虚实相生的视觉效果,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可读性。“斩颜良”雕的是在官渡之战中关羽为了报答曹操恩情,大战颜良的战斗场景,关羽的形象被安排在画面左上角,挥舞着青龙偃月刀,身体前倾,身穿盔甲的颜良却策马逃窜,动态十足,人物和战斗场景被表现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此外,诸如“二十四孝”砖雕作品,表现儒学文化的“孝”,有一幅“乳姑不怠”的作品刻绘得尤为精致,画面布局合理,人物之间关系生动具体,左边是丰腴的媳妇用乳汁孝养老的婆婆,右边是嗷嗷待乳的小儿,画面感人。这些砖雕作品,都折射出屋主崇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信”、“义”、“孝”的儒学思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及教化功能。
古人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外形特征,赋予其崇德慕贤、追求君子之道的内涵。荷花具有品行清廉的寓意,李氏大夫第门头刻有大量莲花纹饰,有一处砖雕荷花尤为精致。整个纹饰采用写实的表现手法,运用了浅浮雕、深浮雕、半圆雕、减地与镂空等多种雕刻技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很好地表现出荷花横向生长的态势,有强烈的立体感和意趣性。郎官第门头上有两扇砖雕窗花,刻绘着大量元宝纹饰,其中夹杂着梅花图案,寓示着苦尽甘来之意,也起到教化子孙的作用。
此外,屋主还常用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等为装饰题材。廖氏宗祠的门楼上就有几组器物类砖雕,作品运用了深浮雕、线刻的表现技法,画面中高矮不一的博古架上放置各类宝瓶,穿插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等纹饰,图案通过绸带连接在一起,寓意博古通今,志趣高雅。
下一篇:陈家祠屋顶脊饰砖雕

中式庭院怎么做中式庭院景观设计的要点与理念…

庭院文化砖:中式庭院设计,中式庭院景观设计施工…

中式建筑中细节之美无处不在,今天我带你细数那些中式建…

余荫山房仿建项目不仅蕴含了木雕、贝雕、砖雕、灰雕、…

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