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中“奥”的产生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人们将宫室的西南角称作“奥”。“奥”字本身.具有深秘、隐蔽的意思。之所以如此,应当可以溯源于史前建筑室内空间的使用习俗。杨鸿勋先生注意到,在半坡原始聚落的住宅中,许多实例进门的右手.如果该住宅坐北朝南,也就是房间的东南隅,多发现炊具杂物,显示出这一位置惯为食物、用具的存放处;而在房间的东北隅,则常见压碎的陶器,该处面对入口,迎光明亮正是用于炊事进食的地方;房间的西南隅,未发现贮藏遗迹、在稍晚的遗址中,这部分居住面略为高起,表面坚硬、光洁.并有多次烧烤的迹象,应是炕的雏形—也就是说,这里是常规的卧寝之处。可见,当时人们已经将特定的室内空间与指定的功能相对应,形成了具有文化涵意的居住习俗。
这种居住习俗或空间使用的习惯之所以存在,应该与人们惯于使用右手有关,可以设想,当时人们出门采掘或者狩猎,返回时往往荷重,于是进入室内后把重物顺手放在入口的右边,是最为自然的做法,在住宅入口朝南时这个位置就是房间的东南隅。在东南隅被占据后,房间的西南隅就成了室内就阳取暖的最佳位置,很自然地被用作人们日常栖止睡眠之所。由于睡眠是人类最缺乏防卫能力的时段和最易被攻击伤害的状态,于是房间中惯于用作睡眠之所的西南隅就成了要求更多遮蔽和隐匿的地方。在这种住俗传递的群落中,房间的西南隅被称作“奥”—一个应该处于深密之处的所在,正是理之当然。
在半坡那种平面简单到仅为一间的建筑中,通常所容纳的人员是+分有限的,应该只是父母与其年幼的儿女.因而这个“奥”的主要占据者就是家庭中的父母,他们是这个简单的建筑空间中的尊长。这也就是《尔雅》所说:“西南隅谓之奥,尊长之处也”的道理。
将房间的西南隅视为需要多加遮蔽、防范的尊长处所的看法,本源于半坡那种平面简单的建筑。不过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在建筑扩张为多个房间的组合体时,人们仍然有机会将建筑的西南视为‘奥”,视为尊长的处所。古代住俗中有“宅不西益”的说法。《风俗通》说:’‘宅不西益,俗说西者为上,上益宅者,妨家长也”。即认为房屋不应在西头加建,在西边加建,就意味着家长的变动。在《风俗通》的言说框架中,所谓尊长之位就不仅指单个房间的西南隅,也可以是指由多个空间构成的房屋的西部这个西部当然包括了整体建筑的西南部分。于是,上述的传之久远的居住习俗的沿用,使得已经复杂化了的建筑的西部依旧是“奥”,一个需要被多加遮蔽和善加防卫的部分。
对于古代的中国人,“门”的设置代表着在天地间制造了一个区别于他处的通道空间。一个地方一旦划归为“门”,甚至是名之为‘门”,其所框定的范围就成了各种力量交汇碰撞之所,人们在此不仅可以接纳福社,也最容易沾染不祥,正对院门.除了我们现代人理解的会遭受不必要的视线干扰以外,对于古人来说,担心的恐怕更多的是会受到入口轴线的“冲”、“射”,或者传说中魅魅蛆陋的侵扰。所以,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有祭门的痕迹。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张贴门神,以期退却不祥的神秘力量。
在此种观念的支配下,在那些主要的建筑中.将院落大门东移,置于院落南墙之东部甚至干脆将其置于东墙上.使得住宅的西部—尊长的处所尽可能地避开通道空间,以保护尊长使其不受“门”区延至的不祥因素的干扰对于崇信鬼神的古代人来说,恐怕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从空间感受形成的角度看,可以说,上述的将院落大门东移以与主体建筑中心错位的做法,正是为了在院落的层面将主体建筑的西部加以遮蔽、隐匿,使之成为“奥”—一个隐蔽之所的具体实践。当然,人们也可以把入口设置于东墙上以隐匿建筑的西部,不过将院落入口置于东墙上,会较多地影响到在以北为上的框架下的仪式行为的连续性。
将院落大门东移以制造或坦护住宅西部“奥”区的做法逻辑上看应该首先针对的是居住建筑,其他类型的建筑不见得也要如法炮制,即使是居住建筑,如果前面有足够的遮挡,其院落的大门也应该可以正中安置,如在盘龙城出土的殷人宫殿那样,后面的“寝”因为有了前面的“庙”的遮挡,院门的中线就可与“庙”和“寝”的中线相重合,形成控制整个建筑群的中轴线,以取得端庄隆重的外形。
在院墙正中开门是形成建筑群体外部稳定庄重形式感的重要手段,正门中轴与主体建筑中轴重合,也是形成建筑空间整体感和连续感的基本方法。同时占据中心以示尊贵同样也是具有深刻依据和长久传统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古人那里,由传统居住习俗而来的对于住宅西部实施迥护以形成“奥”区的做法和占据中心以及建筑形态对称完整的要求之间其实存在着某种矛盾,解决矛盾的办法,殷人宫殿已经明示—那就是在用作常规止栖处所的建筑前建构足够强大的遮挡物。
在古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影壁就与殷人宫殿区南部的“庙”一样,是一个足够坚固的遮挡物影壁的使用,使得建筑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可能平衡不同习俗以及与现场空间感受之间的矛盾,营造出贯通整个建筑群落的中轴线。
下一篇:一主一次并列式四合院

中式庭院怎么做中式庭院景观设计的要点与理念…

庭院文化砖:中式庭院设计,中式庭院景观设计施工…

中式建筑中细节之美无处不在,今天我带你细数那些中式建…

余荫山房仿建项目不仅蕴含了木雕、贝雕、砖雕、灰雕、…

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